时间:2025-07-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今天的青椒牛肉和西红柿炒鸡蛋好好吃,吃得好饱……7月2日中午,镇巴县观音镇中心小学二年级2班的谢宗森同学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现在每天都有鸡鸭鱼肉轮换着给孩子们做,孩子们的营养更加均衡,校园餐也得到提质升级。”观音镇小学校长姚廷民说。
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镇巴县聚焦校园餐质量问题,坚持开门教育,广泛听取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助推校园餐质量达到“三减”“三增”成效。
减轻家长负担从“多重开支”到“成本让利”。免除职中食堂承包企业每年25万元管理费,推动菜品价格下降10%-20%,免费添加汤和米饭,让学生以更低成本享受更充足的餐食。从2025年1月起,将全县自主经营的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工资待遇纳入县财政保障,年预算资金721.8万元,学生自付的伙食费不再用于分担人工工资成本,同样的价格学生吃到嘴里的占比更高。
减食品风险从“源头隐患”到“全程可控”。推行“统一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模式,建立“分类询价+动态公示”机制;大宗食材由三个片区学校每月轮换组成询价组,其他食材由县后勤中心联合县城学校每月采集市场均价,所有价格经多级审核后公示,从源头杜绝价格虚高和暗箱操作。供应商每日配送蔬菜前需经第三方农残检测,市场监管部门本学期抽检食材60批次,实现“零超标”准入。全县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增设“AI”人工智能抓拍设备并接入市场监管平台,实时监控食品安全隐患。
减管理漏洞从“粗放无序”到“制度闭环”。制定《全县中小学校园长管理办法》,建立专项工作机制,统筹调度部门联动,形成“行业主管+部门协作+学校落实”的三级责任链。完善《校园长陪餐制度》《家委会监督制度》等管理制度,为校园餐规范管理提供制度保障。膳食经费在财政云平台单独建账,实行“预拨+实名+结算+滚动”模式,每月公开带量带价食谱、食材费用、人员工资等明细,接受师生和家长监督。定期开展校园长和财务人员专题培训,解决账务处理不规范问题。
保障营养质量从“单一保障”到“均衡营养”。针对学校食堂每周食谱食材种类单一、不够丰富等问题,通过集中整治,每周制定科学食谱,菜品增加5种以上,米饭升级为多口味杂粮饭,确保孩子们不仅“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同时,利用假期投入资金改造食堂硬件设施,添置设备,优化加工流程,提升卫生标准,确保餐食色、香、味、营养“四达标”。
增监管效能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4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组建392人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持证参与食材验收、出入库监督和食品安全检查,名单通过公示栏和家长群公开,实现“透明化”监管。让家长参与食堂的日常检查、对菜谱提出建议,发现问题立马向学校当场反映,让投诉建议“即接即办”,整改速度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强家长的信任。同时,设立县校两级监督举报电线热线等反馈渠道,实行即诉即办。成立集中整治工作专班和暗访督查组,开展“四不两直”暗访督查,今年以来发现并整改膳食经费管理方面问题2个,食品安全卫生方面问题26个,移交县纪委监委问题线条。
增强群众满意度从“痛点频出”到“口碑提升”。通过随机满意度测评,85%以上家长对集中整治工作表示“非常满意”,15%表示“满意”,无不满意反馈。家长普遍反映,“校园餐价格合理、菜品丰富、营养搭配,孩子吃得放心、家长更安心。”整治工作赢得社会广泛认可,教育系统政治站位和治理能力显着提升,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