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眸“十四五”|让居民好用水用好水

时间:2025-08-3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十四五”以来,我省各级住建部门不断改造供水管线,提升二次供水泵站能力,加快补齐饮用水安全保障短板,聚焦供水薄弱环节,让百姓用水更便捷;提升水质质量,让百姓用上更清洁的水。

  2021年,我省更新改造二次供水泵站1200座、庭院内供水管网1811公里。2022年新建改造城镇排水管网400公里,改造庭院内供水管网1500公里。2023年更新改造供水管网670公里。2024年新建改造供水、燃气、排水等管网4216公里。今年我省推动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将改造排水、供水等管网2000公里以上……这一组组数字,是提升百姓便捷用水、用上好水的“硬核”。

  日前,记者走访了佳木斯、七台河、大庆等地,进水厂、去改造泵站、入户居民家……多维度采访供水情况,倾听居民用水的亲身感受。

  日前,记者来到佳木斯市火电小区居民刘莹莹家。“这个小区虽是老旧小区,但供水情况一直不错,很少有停水的情况。”刘莹莹说着拧开水龙头,清清亮亮的自来水流了出来。

  作为老工业城市,佳木斯市曾长期面临泵站老化、管网陈旧、智能化不足等“城市病”。为此,佳木斯市实施了城区安全供水改造工程,对老、旧、小、散泵站进行了撤并改造,2022年完成全市98座泵站的改造。对群众急难愁盼的72.8公里供水管网进行了更新改造,使故障停水率下降60个百分点,20余万居民告别“用水不稳”的困扰。

  佳木斯龙江环保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宏图说,通过更新改造管网和供水系统大数据监测抢修,供水管网漏损率持续降低了34.6个百分点,年漏损水量降幅702万吨,相当于节约用水3355万立方米,可满足全市居民近300天的用水需求,节水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凸显。

  记者到佳木斯市长安嘉苑一单元居民郭晓君家时,她正在厨房洗菜。她说,这里的居民用水很便捷,用水高峰的时候,水量也充足,流量稳定。

  佳木斯市第二水源的建设,提升了水源抗风险能力,提高了供水调配的灵活性。两座水源互为备用,近期日供水能力为16.5万吨,完全能够满足目前日供水11万吨的供水需求。远期规划日供水能力23.5万吨,为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预留了安全空间。

  去年,鹤岗市城管部门对40栋楼房冬季易冻损水表进行移位改造,保障了2500户居民冬季正常用水。今年又对28栋楼房冬季易冻损水表进行移位改造,涉及住户2000户。益新社区中的荣华小区居民刘芳说,小区曾经供水管网老化,导致水质不好且隔三差五停水。“2023年更换了供水管线后,用水难题已是‘过去式’。”刘芳高兴地说。2024年社区内的5113米破损供水管线个小区长期停水问题,居民用水稳定。

  今年5月,鹤岗市小区老旧供水设施改造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至2026年12月份结束。该项目改造楼房500余栋、改造老旧供水管网27.2公里,涉及全市六个行政区域,共惠及居民5万户。届时,通过对小区内老旧供水设施进行更换、改造,使改造后的供水设施发挥应有效能,有效解决“跑、冒、滴、漏”现象,提升居民小区用水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

  在佳木斯市二次供水智慧化平台上,技术人员正对主城区的103个供水泵站进行远程监控,对43个重点泵站水质中的主要指标余氯、浊度、PH值、水质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与此同时,供水部门的管理人员都安装了APP,多层监控,一旦供水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佳木斯市住建局给排水工程师李超说,改造后的泵站已全面实现“集中运营、无人值守、远程操控、智能预警”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泵站投用以来,通过智能预警抢修供水的“跑冒滴漏”事件2368件,保障居民用水。

  “十四五”以来,大庆市本着智慧化、便民化原则,建设智慧化供水服务平台。截至目前,西城区已实现智慧化供水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惠及267个住宅小区、36万户居民。服务平台可实现供水设施运行数据通过物联网通信技术实时上传数据中心,赋予平台查询、分析、决策、报警功能,紧急情况下可通过远程控制阀门、水泵等设施的运行状态。还可为用户提供在线办理如查询、缴费、报装、信息修改等服务,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服务。2024年,大庆市水务集团建成智慧供水平台数据中心,在东城区初步构建智慧供水平台框架,可实现对东城区主要供水干线及其附属供水设施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

  大庆市让胡路区东湖八区的居民王晓静说,自从家里的供水实行智慧化管理后,自来水管线夜间出现渗水等情况,监测平台的AI机器人会通过电话提醒。“今年夏天,家里的供水管线出现渗漏,AI机器人电话给家里人,马上找到渗漏点,减少了损失。”王晓静说。

  2023年,鸡西市二道河子矿改造新区的二次供水泵站投用后,不仅解决了这里4000余户居民的吃水难题,还凭借全数字化监控系统实现了水质管理的精准化,该系统可实时分析监测居民用水的各项指标,一旦发现数据异常,能立即自动上报至鸡西市供水公司,为第一时间处置问题赢得宝贵时间。同年,同步推进张新矿、小恒山矿的3座二次加压泵站工艺升级改造,全面达成智慧化运行标准。

  良好的水质是百姓生活的基本要求,更是百姓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各级住建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饮水安全工作作为一项兜底性、基础性的民生工程来抓,不断提高居民饮用水水质。

  佳木斯市住建局给排水工程师李超说,近年来,为从根本上解决天然背景影响带来的铁、锰超标问题,佳木斯市实施了水质升级改造工程,将水厂净水工艺从传统的“一曝一滤”升级为“两曝两滤”深度处理,使出厂水质优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97项指标,切实做到让百姓喝上清洁卫生的饮用水。

  在佳木斯江北供水厂内,供给居民使用的水经过7道工序最后流入百姓家。水厂的检验人员定时对水样进行检测。这里的负责人刘晓阳说,按照生态环境、卫健、住建部门的要求,供水公司严格开展原水、出厂水日检工作,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余氯、微生物菌群、浑浊物等13项重要指标。住建部门按照每2万人布控监测点,每季度对15处管网水、15处二次供水进行采样检测。

  鸡西市在“十四五”期间,新建改造老旧供水管网306公里,新建二次泵站65座。鸡西市恒山区雄关社区花园七号楼一楼居民段清华说,供水管网改造之后,用水便捷了,洗衣服可透亮了。

  勃利县在2022年至2024年实施城镇居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输配水管网28.26公里,有效提升了当地居民的饮水质量。住在勃利县景盛华庭的居民王刚说,供水管网改造后,不仅用水便捷了,如今的饮用水清澈透明,使用起来放心、舒心。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